領受恩典 延續祝福(上)

讓我們思想父母如何在家庭建造的親子關係裡來領受恩典、延續祝福。

信息錄音檔

經文:路加福音2章25-35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李秀娟姊妹

每一年的五月份,主日信息都會以家庭、婚姻與親子關係的教導作為焦點。

    本週主題經文的背景是在耶穌出生大約四十天左右,父母將他帶到聖殿,請年高的拉比為他祈禱、祝福。有一個公義又敬虔的人名叫西面,受到聖靈感動進入聖殿,正好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就用手接過孩子,並對他作宣告與說預言。透過這段經文,讓我們思想父母如何在家庭建造的親子關係裡來領受恩典、延續祝福。

一、尊重神對孩子的命定

    神藉著西面的口宣告耶穌的命定:耶穌是神為萬民所預備的救恩,不僅是以色列人的榮耀,也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2:30–32)神對每個孩子都有特別的命定與帶領,雖然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但父母只有教養權,沒有所有權。為人父母應學習下列二方面的功課:

1、放下父母的期望

    對孩子有深切的期望本來無可厚非,只是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按著世界和自己的標準在進行,因此必須放下。

  • 按著世界的標準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龍成鳳的標準不外乎財富、名利、地位、聲望;從藉以行善的角度來看,這些標準並沒有錯。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帶著受世界影響的不太健康的動機和心態,就會愈追求愈偏離正軌:事業成功但家庭失敗,做事成功但做人失敗,名望很高但水準很低,所獲得的不是真正的成功。

  • 按著自己的標準

    有時候父母會將自己未能完成的心願投射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圓自己未能完成的夢想。孩子屬於神,並不屬於父母,我們不過是管家,管家的責任在好好的看顧主人所託付的產業,使孩子能夠完成神對他們的命定,神一定比父母更清楚孩子適合走的道路。

    放下父母的期望不代表放任孩子,<箴言>22章6節說:「教導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孩童階段是教導的黃金時期,孩童當行的道路就是敬畏神的道路。管教兒女是神賜給每位父母的權柄,按照聖經的教導,杖打和責備能使受管教的加增智慧,使管教的心裡得著喜樂與安息。(箴29:15–17)

2、發揮孩子的優勢

    許多華人父母受到傳統文化士大夫觀念的影響,潛意識裡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與優勢。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至少擁有八大智能:語文、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肢體運作、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每個人所擁有的智能組合各自不同,例如建築師及雕刻家的視覺空間智能比較敏銳,運動員和舞蹈家的肢體運作智能比較靈巧,作家的內省智能比較深刻。

    父母在幫助孩子發展他的優勢時,首先想想自己哪些方面的智能比較突出,神會將你的優勢放一些在孩子的身上,這就是所謂的遺傳。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語文能力不好,就不要要求孩子能夠精通多國語言;如果你唱歌會走音,就不要要求孩子成為音樂家。

    此外,還要教導孩子不要以智能表現作為衡量自己或別人價值的標準。任何的智能都有衰退或喪失的時候,但我們仍然是有價值的人,因為我們乃是按神的形象與樣式所造,我們價值的來源在此,不在智能的發展與表現。

二、有智慧的陪伴孩子

    耶穌的父母陪伴耶穌成長一直到他三十歲。無論孩子多大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只是陪伴的方式不同、角色不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陪伴方式應從管教型的父母成為分享型的父母,再成為支持型的父母;陪伴角色應從教導的角色成為朋友的角色,再成為他們的心靈導師。父母如何有智慧的陪伴孩子:

1、支持他追求屬靈成長

    耶穌從小就被父母帶到聖殿,每一年都會與父母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十二歲那年他們按著規矩前往,回程時父母發現耶穌不在同行的人中,過了三天才在聖殿裡找著他,他正坐在教師中間渴慕的學習神的話語。神透過耶穌父母的陪伴與支持,使耶穌的智慧、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起增長。

    常有父母對於如何讓孩子在課業或才藝的學習與教會聚會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感到困擾。將這二件事放在天平上衡量輕重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兩者不是要取得天平式的平衡,而是要取得階梯式的優先次序,意即其中一項是另外一項的基礎。

    屬靈生命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一切美好的品格、信心、愛心與喜樂的源頭。屬靈生命與教會生活不但是孩子課業的基礎,也是日後事業的基礎。若顛倒了次序,孩子一生所遭受的虧損將無法計算。

    父母應支持孩子追求屬靈方面的成長,讓他學習愛人、分享福音,委身於教會的服事,神將會賜給他寶貴的祝福。聖經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

2、鍛鍊他學習自我控制

    馬需要轡環,奔跑才會有方向;人需要自律,生活才不會失控。父母應把握教養的黃金時期,鍛鍊孩子學習自我控制。

    耶穌的父母知道耶穌非常特殊,但沒有因此放縱對他的教育。耶穌出來傳福音,行事不憑血氣、不憑私慾,他常說一句話: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可知耶穌懂得節制、能夠自律。

    美國有一項被稱為棉花糖測驗的研究,施測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老師在每個孩子桌上放一顆棉花糖,交代他們:當我離開教室,若想吃那顆糖就可以吃,若能忍住不吃,等我回來就會再給一顆。幾分鐘之後,老師回到教室,發現一半以上的孩子吃掉了棉花糖。實驗團隊繼續追蹤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得出的結論是:能夠節制的孩子成長過程比較有自信、令人信任、面對困難不易放棄、更專心、更樂於學習且成績更好。

    <哥林多前書>9章25節說:「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要得會壞的冠冕尚且懂得節制,要得不壞的冠冕豈不是更需要節制。

    讓孩子學習在諸多事上有節制,他將受益無窮。懂得自律的人處理事情比較能按部就班,不躁進、不氣餒,也不會期待所有的願望同時實現,在逐一達成每個目標的過程中,漸漸累積信心,這些都是節制的果效。

    如何鍛鍊孩子自我控制:

  • 真愛大擁抱

    常常擁抱孩子,讓他感受父母的愛。即使嚴厲的責備、嚴重的處罰,他仍知道你非常愛他。當父母與孩子之間擁有美好的關係,孩子就不容易做出令父母傷心的事,這就是用父母的愛來約制孩子的行為。

  • 意志大對抗

    不要讓孩子認為當他有所需要,父母便會立刻滿足他。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或不當行為,父母必須與孩子進行意志的對抗,讓他們學習忍耐與等候,並且明白要遵守紀律。

    相信在座每一位父母都願意按著聖經的教導原則來發展神在孩子身上所賜的特質與潛能,並願意與神合作一同幫助孩子成長;也相信神一定會帶領你的孩子找尋到他的人生目的,給予他所需的恩賜,讓他在成長過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至於每個家庭都能領受恩典、延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