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開幸福的腳步系列(二)貼近天父的心

在天父的心中每一個靈魂都是寶貴的,祂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得救,成為祂的兒女。

信息錄音檔

經文:使徒行傳10章1-8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李秀娟姊妹

《標竿人生》作者華理克牧師的父親也是一位牧師,他的父親臨終前不斷重複著:「為耶穌多救一個靈魂!」這句話激勵了華理克牧師在他的餘生中竭力的傳揚福音。

保羅在牧養哥林多教會時曾說:「因我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你們。」(林前4:15)神藉著耶穌基督用福音的救恩將我們生在祂榮耀的國度裡,成為我們的天父。在天父的心中每一個靈魂都是寶貴的,祂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得救,成為祂的兒女。

〈使徒行傳〉用很長的篇幅敘述哥尼流整個家族的得救過程。(10:1–11:18)今天的主題經文只引用了前8節,我們可以從下列三方面來學習如何貼近天父的心:

一、禱告——顯明天父的心

1、養成禱告的好習慣

建立好禱告的習慣之後,天父的心意就會在當中向我們顯明。經文中提到的二個人物哥尼流和彼得都是殷勤禱告的人(徒10:2、9),其中「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提示我們養成禱告好習慣的二個原則:

  •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彼得所找的禱告地方在房頂上。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房屋旁邊都有樓梯可以走上房頂,彼得認為那裡十分安靜而且無人干擾,可以好好的禱告親近神。

  • 選一個固定的時間

彼得選擇在正午時刻禱告。雖然可以隨時禱告,但若沒有固定的時間,就無法養成習慣。我們每天至少應該分別出一段固定的禱告時間,可以安靜的等候神,更加的專注於神。

2、禱告連結隔斷的牆

彼得與哥尼流屬於不同的民族,住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背景與想法;神藉著他們的禱告,引領他們見面,將彼此原本隔斷的牆連結起來,最後帶來屬靈的大豐收。

神一連三次在彼得禱告時顯明異象:彼得看見從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裡面有各樣他從來沒吃過的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有聲音叫他起來宰了吃,又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徒10:11–16)

彼得原本認為只有猶太人才能享受福音的好處,這個異象突破了他局限的觀念。於是彼得順從神的旨意,應邀前往哥尼流的家中講道,使福音從猶太人傳到外邦人。

哥尼流全家的得救隱藏著天父的心意。彼得因所見的異象而更新,不僅個人成長,也使福音得以突破、教會更加開展。這一切都起始於彼得與哥尼流的禱告,當初他們可能不明白天父的心意,但在持續的禱告中逐漸清楚,以至於願意跨出限制,因此帶來屬靈的復興。

二、偏見——阻斷天父的心

所謂偏見是指在沒有足夠的認知或經驗之前,就對某些人或某些事產生不好的意見。

1、福音的敵人

福音有外在的敵人和內在的敵人,這二大敵人都使用偏見來阻斷天父的心意。

  • 外在的敵人

福音外在的敵人是指世界的神。保羅說:「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4:4)世界的神所用的偏見包括傳統、迷信、風俗和世界的潮流,這些都會遮蔽我們的心眼。心中的眼睛若是瞎了,就無法看見基督榮耀福音的永恆價值,也享受不到福音的好處。

  • 內在的敵人

福音內在的敵人是我們心中的偏見。彼得曾經認為猶太人和別國的人來往是不合例的(徒10:28),這是對神揀選真理的認知偏差。雖然猶太人確實是神的選民,但神揀選猶太人的目的乃是要透過他們祝福萬國萬民。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不要讓心中的偏見成為福音的攔阻,在我們傳福音的名單中那些敬陪末座的人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得救的人。

2、福音的主人

福音有敵人,也有主人。當神在異象中叫彼得吃了那些不潔淨的俗物,他卻回答:「主啊,這是不可的!」(徒10:13–14)彼得分不清楚真正的主人,在跟隨耶穌的過程中,相同的錯誤他犯了三次,這是第三次。

第一次是他回應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之後,耶穌將要上耶路撒冷受難的事告訴門徒,彼得勸阻:「主啊,萬不可如此!」(太16:22)第二次是耶穌要為門徒洗腳,彼得說:「主啊,……你永不可洗我的腳!」(約13:6、8 )彼得雖然稱呼耶穌是主,卻對主說不可,究竟誰才是主人呢?若耶穌基督真是我們的主,就應該對主說:「是的!」求神幫助我們認清福音的敵人,也認識福音的主人,好叫福音在我們身上沒有攔阻。

三、順服——滿足天父的心

雖然彼得所見的異象與他所受的教導相衝突,但他選擇用順服來滿足天父的心。

1、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為了拯救哥尼流全家,神不惜勞師動眾的付出許多代價:

  • 一位天使(徒10:3)
  • 二位家僕和一位士兵(徒10:7)
  • 三次異象(徒10:11–16)
  • 四天行程(徒10:3、9、23、24、30)
  • 六位弟兄(徒11:12)

神看重靈魂的得救,因此不惜付上代價。我們很容易為了更高的酬勞或健康的身體付上代價;然而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生命,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靈魂是無價的,你願意像彼得一樣的順服,為了滿足天父對你周圍群體的心意而付出代價嗎?

2、接待打開機會之門

當彼得願意接待哥尼流差來的人,就打開了福音的機會之門。(徒10:23–25)彼得請外邦人在家裡住一宿,已經很不容易;之後又與同去的六位弟兄進到哥尼流的家,對猶太人而言更加困難。彼得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就是「關係的建立先於佈道的行動」。若彼得不願接待前來尋他的人進自己家,自己也不願進哥尼流家,傳福音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我們願意接待神,神就賜我們權柄作祂的兒女。(約1:12)因著福音的緣故,神也樂意我們彼此接待。無論家庭小組、幸福小組,願意開放家庭成為聚會場所、傳福音的空間,這是接待;邀約best或慕道朋友,請他們吃頓飯、送他們音樂會門票,也是接待。當我們在彼此接待中,樂意敞開心門並分享我們的生命,神就會在當中工作。

如果你與天父貼得夠近,便能明白祂有二個美好的心意:

天父美好的心意以愛為出發點,是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奇妙的愛。〈約翰福音〉3章16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神愛世上的每一個人,因著愛的緣故,透過耶穌基督使我們看見永生的價值。

〈馬太福音〉28章19節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耶穌道成肉身為我們犧牲生命,復活升天之後,便將「去」的使命交給我們。雖然天父也會差遣天使,但天使只是去傳遞信息;在天父的心意裡,惟有我們—基督徒才擁有去傳福音的權利和責任。

神透過「愛」和「去」不斷鼓勵我們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有時候我們覺得心裡並沒有愛的感受,即使如此,還是要去。彼得也是在他願意順服天父的心而去之後,看見哥尼流全家信主,才真正明白神的愛是不偏待人的。

為愛而去,因去而愛,這是耶穌的教導,也是天父美好的心意,使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一直傳到地極,以至於看到這世代有更多的人靈魂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