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的發動出於 神,就必須從 神的意念來思想如何從危險中轉回。
經文:耶利米書1章10-19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謝以慈姊妹
因為疫情的關係,人心與股市都在大幅度的震動;但 神應許我們所得的國,是不能震動的國。 神對耶利米的啟示雖然久遠,但面對危機的態度卻是一樣的,讓我們可以真實的面對人生危機。
二、從危險中轉回
1、造成危機主要的原因
危機帶我們進入危險,而我們必須先知道造成危機的主因,才能從危險中脫困。
- 神——公義的行動
以色列當時與 神的關係若即若離;第15節中寫到:「我要召北方列國的眾族。」神震動各族、也掌管君王的心,一同攻打以色列。以色列的建立是從 神揀選亞伯拉罕開始,一直到他過河的那一邊, 神都喜愛這個族群、並發展這個國家。儘管以色列經歷許多危機, 神都保護著以色列。那這次為什麼是 神親自攻打以色列呢?
我們在遇見危機的時候,常常會希望神「站在我這一邊」。然而, 神不是要選邊站,祂永遠只站在公義的那一邊;當人的惡行抵觸 神的公義時, 神就會出來攻擊。從人作惡的那一天,到被真正審判之間, 神會發出判語(16)、觀察、發出憐憫,給人很多機會。 神先透過耶利米,盼望百姓先從惡事中甦醒回轉;若人持續在罪惡中,可怕的危機就會從 神而來。
(2)人——屬靈的沈睡
第16節中清楚的指出,造成這次危機的就是以色列百姓自己。 神鼓勵耶利米成為那個世代最早清醒的人;若持續昏睡,會進入到兩種結果:
- 進入試探
人很軟弱,若是不靠近 神、與 神隔絕,就會進入到試探裡面,然後進而遇見兇惡。
- 遮蔽心眼
以色列百姓雖聽見耶利米的話,卻裝作沒聽見。離棄真神、祭拜假神,導致以色列心眼上的脂油越來越厚,「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心眼被遮蔽,生命就進入想像不到的黑暗。
2、如何從危險中轉回
危機的發動出於 神,就必須從 神的意念來思想如何從危險中轉回。
(1)專注於 神
神重複問耶利米:「你要看見什麼?」神期待祂所用的僕人有不同的看見,而欲真正看見 神所見的,就要非常的專注於 神。很多時候我們不專注於 神,而讓世界的訊息混淆自己。搖擺不定的訊息、誇大不實的假訊息都會造成人心的恐慌與焦慮;但如果人夠專注於 神,我們就會注意到與事實相符的訊息。比方說做好自我防護,不得病比得病的機率高很多。而專注於 神有兩點要做:
- 向 神禱告
禱告是 神給我們的命令與權柄,同時也是個管道。「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各國在這風聲鶴唳的時節紛紛鎖國,但我們與 神之間的管道永遠暢通。 神並非快速改變環境,而是先保守人的心懷意念。
- 思想於 神
禱告是我們的話語,但常常在禱告結束後,我們仍然會擔憂。「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4:8)這個世界有太多虛假的,但我們要去思想什麼是合 神心意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是牧師的女兒,此次疫情在鄰近的義大利、法國強烈發展的時候,各國開始鎖國,但她卻反其道而行,命令要幫助這些國家、開放德國醫療系統、接收他們的重症病患。我非常感動。我認為她除了是德國總理外、也是上帝的兒女。當國與國隔絕,上帝的兒女卻清楚,什麼都不能使我們與 神的愛隔絕。在世界陷入恐慌的時候,神透過了祂寶貝的女兒,將如此寶貴的思想與行動彰顯在世上。
(2)檢視生命
危難中,人心、道德、體制都會受到考驗。身為上帝的兒女,或許心中會出現黑暗,但聖靈在我們當中而讓我們有省察能力。我們的生命受造於 神,當危機臨到,我們需要禱告與悔改;但我們是因為得罪 神而禱告、還是因為害怕危機而禱告?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是得罪神,還是真的因為太害怕而不得不悔改?
每一次的災難,在在提醒我們 神再來的時間近了。地上的事都要過去,因此我們該專注的並不是災難何時退去,乃是心是否預備好?是否調整到上帝的管道中?
從信仰的角度來檢視當前的生命;不要單單關注疫情的發展,而是要在這期間積極做好生命的好管家。增加自己在睡眠、運動、飲食、靈修上的免疫力,也要更多學習活在當下,珍惜與家人、肢體的連結。
神興起的危機,為的是讓人看見耶利米所看見的杏樹枝。我們在當中夠清醒嗎?
在疫情中不要過度擔憂與恐懼,而是要成為守望者,要為了這地上那些許多還不能進入神國的人的守望者。我們要在這危機當中要夠清醒,才能經歷危機帶給我們的機會與重建;若人面對危機沒有正面的反應、不夠清醒,燒開的鍋就會整個傾倒下來,無法倖存。
以色列百姓當時無視於先知的提醒,原本是最能體會 神心意的百姓,竟不知道自己可以化危機與轉機,因而失去了國家、族群。
今天我們成為 神的兒女,我期盼我們能有不同的回轉、坦然面對當前危機,但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倚靠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