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追趕到底的決心

凡亞瑪力人所擄去的,無論大小、兒女、財物,大衛都奪回來,沒有失落一個。   —撒母耳記上30:19

李路加 牧師
證道日期:2015-04-26
經文:《撒母耳記上》30章1-10節

「追趕到底的決心」是重奪冠冕系列的完結篇。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大衛與跟隨他的六百勇士如何追趕那些在背後偷襲、擄去他們妻兒財產的仇敵。雖然突如其來的傷痛讓其中許多人跌回舊生命的光景,甚至要拿石頭打死大衛,但大衛卻以神為力量泉源,同章19節說:「凡亞瑪力人所擄去的,無論大小、兒女、財物,大衛都奪回來,沒有失落一個。」

這樣的決心來自三方面:

一、倚靠賜應許的神

完成許多事都需要決心,但決心可能來自錯誤的動機。如果以色列百姓帶著國仇家恨之心去追趕敵人,那是報仇;有些人被羞辱,或者受到負面言語、行為刺激時,容易生出一種「我做給你看!」的情緒,那叫血氣。仇恨與血氣打造決心,卻使事情的完成變作另一個痛苦的開始。至於大衛則不同,從第8節中可以看到,他的決心來自於求問神,以及神的應許。

值得注意的是,當大衛提問「追得上追不上」,神一次就給他三個答案:「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來。」大衛在乎投資報酬率,落後敵人三天是眼前的困難,如果追不上,又何必去追?神在乎的卻是整個過程,祂的回答引導大衛思想,在問「能不能追上」之前,應有其他的考量,包括:

1.可不可以?著手計畫某事之前,這個問題表明我們生命中有一位主,凡事必須尋求祂的帶領。世界所發展出來的是人本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以自我為中心,而求問上帝則表明你要過一個以神為中心、負責任的生活。

  1. 能不能夠?神說可以做,但怎麼做?我有能力、有資源嗎?這些問題常是人的焦點所在,但重點其實是倚靠與信任。你相信上帝嗎?你信祂會幫助我們嗎?
  2. 有何結果?神應許亞伯拉罕會有後裔,神應許大衛追得上且救得回。神賜下應許,並在乎屬乎祂的結果。在我們的工作、家庭、婚姻、服事上,處處都有祂的應許。只有站在屬神兒女的位分上,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
二、克服眼見的問題

隨著應許而來的是考驗。大衛眼前有兩個問題必須面對:

1.戰力的不足──根據經文9-10節記載,六百勇士中有兩百人疲累不能追趕,原本不足的戰力,一下子又少了三分之一。這個問題考驗著大衛及跟隨他的勇士,他們真正倚靠的是誰?過溪以後,如果四百人又再減少?還要繼續追嗎?

2.距離的遙遠──三天時間所能拉出的距離不短,為了追回妻兒財產,他們真的願意付上代價嗎?有時我們所追趕的是一段破碎的關係,因為失去連結太久,中間已經生出諸多變化。你或許為此禱告許久,卻看不見改善,這時你要放棄?還是再付上代價?

這些眼見的困難,背後呈現出兩個真正的問題:

  1. 疲乏的問題──這群勇士原本到處幫人打仗,如今遇上自己切身的重要戰役,他們卻累了。由於疲乏,兩百個人決定不過溪。

神讓我們在地上工作、生活,賜予祝福及各樣資源,甚至把最好的耶穌給了我們;反觀我們,卻常把次好或較差的獻給祂。我們用精神最糟的時間靈修禱告,感到疲乏理所當然。

  1. 眼光的問題──我們看見戰力和距離的困難,更不能忽略那看不見的幫助,神的應許與同在。《列王紀下》第6章記錄亞蘭王與以色列人爭戰,由於計畫屢屢被先知以利沙說破,為了捉拿他一個人,亞蘭王決定派出大軍,趁夜圍攻多坍。15-17節中,僕人害怕,神人卻禱告求主開僕人的眼,使他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

在地上遇見困難時,也要做這樣的禱告,求神把我們的眼光拉到天上,從有限拉到永恆,才能看清神的應許與幫助,不聽信世界的價值,得以倚靠那眼不能見的力量來克服一切。

三、不可忘記憐憫

有時我們專注追趕,在壓力之下,忽略了身邊人的需要。大衛被稱作合神心意的人,他並未忘記兩個憐憫:

  1. 對鄰舍的憐憫──鄰舍是指不認識或相對不熟悉的人。大衛在追趕途中遇見一個埃及人,他是敵人的僕人,因病被丟棄在野地。這樣一個瀕死的仇敵之奴,大衛本不需要為他耽擱時間,然而因著憐憫給他吃喝,結果卻得到了非常重要的情報,有他熟門熟路的帶領,一舉得勝。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2015年教會主題正是「溢恩的祝福」,兩個禮拜前,我們才以關懷的行動,為大園的藍迪兒童之家募得將近三十萬元。其實我們自己的建堂奉獻仍然不足,但感謝主,盼望我們是個慷慨的教會,並不因此忘了對鄰舍的憐憫。

  1. 對弟兄的憐憫──弟兄指熟人,包括家人與朋友。有時候,對陌生人付出,反而比對家人還容易;家人是共患難的親密夥伴,然而一旦生活富足,問題就紛紛出現。

16-25節記載大衛帶領的四百戰士因著神的應許奪回一切,並搶得戰利品而財富倍增。這些人中原就不乏惡人與匪類,現在利字當前,他們的舊生命立刻竄出頭來。有人主張,留下的兩百人既然沒有出力,把屬於他們的還給他們也就夠了,不必給予額外分紅。但是大衛卻說:「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更定此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

大衛的決定帶來兩個重要提醒:

一、在分享中建造感恩的生命──得勝不是因為我們強壯厲害,乃是神給的、神保佑我們、神將敵軍交在我們手裡。

二、 在憐憫中奪回失去的關係──在富足中失去愛人的心,使人落入舊生命;當你願意憐憫,就能奪回失去的關係。

設身處地去思想,假使我們是那因疲乏而沒去打仗的兩百人,當弟兄得勝回來,以憐憫的心視我們為看守兵器的,我會做何感想?「下一次,該我出去了!」「下一次,拼了命也要保護你們!」每個家庭、每個服事、團隊,都有上陣與看守的人,他們一樣重要。「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每個人當盡力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同得神的賞賜。

求神堅固我們如同大衛,不只看見困難,更有神的眼光來看見應許,因著心中充滿感恩、憐憫與饒恕,得以倚靠神,重新奪回生命中所失去的一切。

楊可玉 記錄整理